傷口愈合發展的歷史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7-23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紅光的作用是對生物體產生光化學作用,使之產生相應的生物效應及治療效果。細胞中線粒體對紅光的吸收較大,在紅光照射后,線粒體的過氧化氫酶活性增加
傷口愈合發展的歷史
【概要描述】紅光的作用是對生物體產生光化學作用,使之產生相應的生物效應及治療效果。細胞中線粒體對紅光的吸收較大,在紅光照射后,線粒體的過氧化氫酶活性增加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7-23
- 訪問量:0
傷口愈合發展的歷史
18世紀以前,傷口護理主要依靠經驗,多使用自然物品
19世紀, 微生物學家巴斯德 Pasteur 使用干性敷料覆蓋傷口,以保持傷口干燥,避免細菌感染,成為主要的傷口護理原則,開創了干性愈合的先河
傳統傷口處理方法:
保持傷口干燥,促進傷口結痂
干 性 環 境 可 延 遲 傷 口 的 愈 合
結痂\每天更換\損傷新生成的肉芽組織\粘連傷口\疼痛
傳統敷料的缺點:
¡傷口表面嚴重脫水
¡吸收能力有限
¡黏著傷口,更換時導致機械性再損傷,換藥出血疼痛
¡細菌容易穿透
¡易殘留碎屑
¡更換頻繁,換藥工作量大
¡傷口愈合時間長
傷口愈合發展的歷史 :
濕性愈合理論:
1962年倫敦大學的Winter博士首先用動物試驗(豬)證實,濕性環境的傷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一倍.
1963年Hinman進行人體研究,證實濕性愈合的科學性
七十年代“濕性傷口愈合”觀念逐漸被廣泛接受
濕性愈合實踐:
八十年代,誕生了第一代保濕性水膠體敷料
九十年代, 材料技術的發展,產生了適應傷口愈合不同階段特點,有不同作用的多種敷料。在歐美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用量超過了傳統干性敷料
現已證明,使用保濕敷料能加速傷口愈合和促進組織生長,使上皮生長速度提高1倍
水 膠 體 的 組 成 : 羧甲基纖維素鈉 (NaC.M.C.)
. 從纖維中提取的天然聚合物 親水性 吸收滲液,自身膨脹形成水凝膠 ( 24小時吸收水份可達到自身重量的10倍 ) 粘性
水膠體敷料的作用機理 :
在濕性環境中,加快上皮細胞的移行 在干性環境中,延遲上皮細胞的移行 濕 性 環 境 為 愈 合 創 造 了 最 佳 的 環 境 吸收傷口滲出物\水膠顆粒膨脹 濕 性 環 境 加 速 傷 口 愈 合
防止痂皮形成\不粘連新生成的肉芽組織,更換無痛\有利于纖維蛋白及壞死組織的溶解
\創造低氧環境,促進毛細血管生成,促進多種生長因子釋放并發揮活性\減少更換次數,
緩解創面疼痛,減少瘢痕形成,濕性界面,不增加感染機率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掃一掃了解更多
Copyright 2021長沙海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
湘ICP備17013260號-1
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 長沙